如果把身体的各个器官比作一个协作的“加工厂”,消化系统就是汲取营养、转化能量的“第一车间”。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协调运转,“第一车间”的任务才算完成。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当或其他疾病影响都会造成消化系统产生疾病,而有的消化疾病一般难以觉察,往往到了晚期才被发现,给病人带来难以承受之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方立峰呼吁大家要重视消化道疾病筛查。
【惊险】
5个日夜与时间赛跑
只为保母子平安
每个准妈妈都期待平稳度过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一名孕晚期准妈妈却在临产前身体不适查出有坏死性胰腺。这一消息让这位准妈妈心怀不安。
方立峰当时就跟医院产科说,先把孩子剖出来,剖完赶紧将大人送到消化内科。因为不想孩子生出来没有妈妈,不想等孩子长大了,背负着愧疚。
这位准妈妈一边调整心态,一边与病魔抗争,终于顺利通关。“当时5天没有回家,没日没夜时刻监护,最终患者恢复得特别好,前几天还报来喜讯,孩子十分健康。”方立峰回忆说。
【精湛】
内镜添慧眼
巧治胰腺囊肿不见伤
近日,在方立峰的带领下,消化内科成功为一位胰腺巨大假性囊肿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内引流术”。
方立峰介绍,患者是一名50岁来自信阳的女士,最初因“腹胀、腹痛”反复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一直不能缓解,近日以“胰腺假性囊肿”收入院内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经腹部超声、CT、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囊肿大小约15×8cm,诊断为“胰腺假性巨大囊肿”。由于囊肿巨大,对周围脏器压迫明显,普通的治疗并不能有效缓解症状,需对囊肿进行引流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确诊病情后,方立峰通过多种方案对比分析,最后决定采取“经超声内镜穿刺置管引流术”。
术后持续引流一周,复查CT明显可见囊肿已基本消失,如今患者腹胀、腹痛均已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据了解,“经超声内镜穿刺置管引流术”因为技术难度大,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更高。此手术最大的优点是,内部做插管,外部插管少,创伤小,患者行动比较方便。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预示着方立峰带领的团队技术更加成熟。
【优势】
重型胰腺炎治愈有所突破
作为蓬勃发展的市级医院,方立峰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本着“早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的原则,率先引进了行业先进设备,其中包括超级放大和电子染色胃镜、肠镜、超细胃镜等。
尤其是率先引进省内首台蓝激光胃镜,方立峰认为,“如果有蓝激光胃镜发现不了的胃癌,那问题不在于设备,而取决于设备后面的脑袋。”
“我在医院任职已经有11个年头了,我们科室的重型胰腺炎死亡率特别低。”临床治疗中,方立峰认为胰腺炎治愈率高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方面在于医护人员对胰腺炎患者的重视,全面跟进,24小时监护;另一方面在于早期积极采取措施,也是增加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比如我们尽量在24小时内甚至更早时候,给患者下鼻空肠管,在病人有胃肠动力的时候打通肠道,只要病人肠道通了,基本就脱离了生命危险。”方立峰如是说。
【呼吁】
全民应当重视消化道疾病筛查
每次遇到晚癌患者,方立峰总是由衷地感到惋惜。
方立峰称,他曾遇到一名60多岁的患者,旅游前胃痛,去医院检查,发现是低分化腺癌,最终做了全胃切除手术。说到这里方主任还感叹说,“太可惜了!要是早点做筛查,也不至于这么严重!一点胃都没留,这以后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方立峰称,身为医生有责任去呼吁大家重视消化道疾病的筛查,为此,他也经常出席各种公益性的宣传,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记者:河南商报记者 李佳 通讯员 陈建平 韩鑫颖
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