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12日,商报连续报道了郑州数百个小区的业主反映家中暖气不热一事,引发多方关注。河南商报记者实地走访测温,并开放热线电话供市民反映供暖情况。
今年为何会出现大面积暖气不热的现象?
12月12日,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河南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回应市民疑问,并提出下一步解决方案:正在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燃气等,尽量保证供热;还将安排热力分公司进社区,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同时邀请河南商报记者进行跟踪报道,监督落实情况。
原因 暖气不如往年热?热力公司:今年供热面积增加了,供热能力没跟上
在河南商报记者接到的热线电话中,许多居民询问“今年暖气不如去年暖和”,是何原因?
对此,郑州市热力总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宋伟表示,各种因素导致今年的热负荷比较紧张,很多地方供热没供够,今年的供热面积大幅增加,但热源却没增加。
“今年的新增供热面积较去年增加23%,但供热能力只增加了15%。热负荷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宣传处处长胡利华说。
“热负荷紧张,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受到电力调峰起伏大的影响,热电联产热源不稳定,加上新力电厂外迁,新的电厂建设周期长,导致热电源厂有缺口;另一方面因为燃气供应紧张,影响了燃气锅炉房等供热能力。两种因素叠加,热源起伏大,忽高忽低。”宋伟表示,这样一来,就会影响用户的用热情况。
对于住户反映的“暖气不如往年热”的问题,他说,今年的措施是全市均衡供热,可能比往年更趋于合理化。他举例说:“有的住户去年家里可能有22℃,甚至更高,今年可能有20℃,对于他来说,只是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按照室内供热18℃的标准,这个温度的确是达标的。”
有市民提出疑问,如果要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18℃,小区换热站的进水和回水温度有没有规定标准?
宋伟解释:“没有办法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各个小区的情况不同,比如是否是节能建筑(非节能建筑散热量大),采暖形式是地暖还是暖气片,小区的供热设施状况如何,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供热效果,因此标准不能‘一刀切’。”
方案 正在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尽量保证供热
河南商报:面对热源紧张的现状,调度中心有哪些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用暖居民不再挨冻?
宋伟:我们会根据换热站的参数进行调整,通过整体调节,让供热状况趋于一致,比往年温度更趋于合理化。
目前已经和电厂积极协商沟通,让电厂尽量保持稳定,保障热电联产的热源供应,同时也积极跟燃气公司联系,尽量满足燃气供应。
河南商报:今年冬天,热力公司是否预判到了热源紧张的供暖状况?准备如何应对?
宋伟:今年已经提前预判到热负荷紧张的状况,所以对整体进行调节,尽量让温度趋于一致,有的住户(往年)家里温度高,今年可能会被压到20℃甚至不到20℃,虽然温度已达标,但用户还是有意见。
所谓的“预判”就是负荷调配,在供暖前期,就关注天气变化,变天前会抓紧协调,保障热源。
“归根结底还是热源紧张,我们目前也在尽力保证供热。”宋伟说。
计划 组织人员上门解决供暖问题,并邀请商报记者跟踪报道
此外,宋伟认为,新入网的用热单位前期懈怠,对于保持热网平衡产生了很大冲击。
他说:“夏季开发商不积极,几乎没有一个主动推进入网验收、供热设施检查等工作,都是我们主动催促。11月1日冷态运行以及11月7日主管网升温时,这些单位还没加入。一旦开始供热,这些单位就一窝蜂来了,急急忙忙加入集中供热,大家都要过这个桥,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有人说有些地方不是一两天就调好了吗?实际上,新用户这么多,任何一个大一点的热用户的加入,都会对整个区域产生冲击。”宋伟表示,不断有新的用热小区加入,他们就要不断对热网进行调整,导致出现居民用热不稳定的情况。
对于目前大量市民反映家中暖气不热的情况,胡利华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安排分公司组织人员进社区,针对反映问题集中的小区,组织技术力量,切实解决供暖问题。
同时,热力总公司邀请河南商报记者跟踪报道,进行监督落实。希望与河南商报记者协作,选取反映问题较为集中的小区,与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员一起,进社区查明问题,送服务上门。
解惑 家里室温低于“标准”18℃,我该怎么办?
不少市民疑惑,市政供热达标温度究竟是多少?“今年是按照省供热管理试行办法来执行的,标准是18℃以上。”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客服部副主任李帅称。
李帅表示,用户若认为家中暖气不热,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说明情况,热线接线员会根据情况指导操作,若还是不热,将会联系辖区专管员上门检测,并进行测温。
然而,在河南商报记者接听热线过程中,不少市民反映,热力公司的热线电话根本打不进去。
遇到这种情况,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客服中心主任张峻说,由于热线尖峰时段位于上午9:00~11:00,所以建议市民换个时段再打。
若是整个小区供热问题反映较为集中,张峻表示,市民可以通过贴在小区墙上的电话直接联系辖区专管员。根据现场情况,专管员将通过分公司调度,与总公司调度联系,建立绿色通道,对整个小区的供热进行调整。
记者:河南商报 张晶晶 郑超
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