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那年,她身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遭遇泥石流,差一点就被卷走,但依然坚守一线。从灾区返回不久,她被查出乳腺癌,伴随着并发症等痛苦折磨,身体未痊愈,她又继续在工作中“奋战”,甘为中原出彩添“砖瓦”。
她就是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调研员王晓惠。
感动 十年前亲赴汶川抗震救灾,差点被泥石流卷走
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那年,不顾余震,王晓惠和同事驱车赶赴灾区,负责绵阳震区上万套板房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任务。
行至青川,没想到遭遇了塌方和泥石流,眼看泥石流轰隆隆往前冲来,情急之下,车里的男同事跳上车顶,伸手冲王晓惠大喊:“快快快!”王晓惠慌乱中踩住车门,抢在泥石流冲过来前,被同事拽上车顶,此刻她“大脑一片空白”。
当时大小余震不断,全城百姓撤离,墙体都是八字裂缝,房屋随时可能倒塌,王晓惠带着工具,走进去一间挨一间测量。面对余震、缺水断电、水质污染等艰苦条件,她都没有怕过,但她最怕的是上厕所,因为没有帐篷,上厕所得“就地解决”,“周边都是男同事,还要想办法尴尬地避开”。
百余天的辛苦坚守,当看到自己亲手把关的板房全部达标,群众安然无恙后,她欣慰地笑了。
坚强 凭着精神上的韧劲,她战胜了病魔也收获了荣誉
高强度的紧张作业,让王晓惠身体消耗极大,从灾区返回不久,王晓惠一直高烧不退,四肢乏力,到医院检查时,确认为乳腺癌。
一开始,王晓惠依旧像往常一样上班,把分管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背地里,默默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
凭着精神上的这股韧劲、工作上的这股狠劲、事业上的这股拼劲,她经历6次化疗战胜了病魔,也收获了一项项荣誉。
多年来,她代表河南参加了国务院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立法、释义和配套文件的起草和出台工作。还先后参加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导则》等国家标准的编制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的起草编写工作,参与修改了《创住宅精品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书籍的编纂任务。
她亲自评审了几百项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省优质工程),几十项河南省优质装饰工程奖,千余项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奖。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推荐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填补了我省没有“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的空白,为河南建筑大省争得了荣誉。
坚持 从事建筑行业三十多年,成为我省建设系统的领军人物
王晓惠198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商丘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当了一名建筑从业者。历经多个单位,她一干就是36年,成为我省建设系统的领军人物。
2016年,她调整到住房保障处任调研员后,分管保障性住房审计整改工作。她任劳任怨,主动与审计等有关部门沟通配合,创新工作思路,凭借自身多年扎实的业务功底,全力聚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任务,编辑印发了十多本内部参考资料。
那个时候,她的母亲刚在青海病逝,她考虑到繁重的整改任务,当天上午匆匆料理完后事,下午就飞回郑州,第二天忍着极大的悲伤赶到了工作岗位上。
“付出这么多值得吗?”王晓惠回答:“凡事都要认真,认真了就得付出,大家给了我很多爱,自己更应该用进取的心去做事,不能应付差事。”
记者: 河南商报记者 张丽 受访者供图编辑:河南商报 郭爽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