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7.7万
截止2017年底,郑州市常住人口988.1万,户籍人口755万,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7.7万;65岁及以上人口为73.0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39%,与上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02个百分点;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近16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20余万;孤寡、空巢老年人50多万。
按照现在“9073”的养老模式(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来看,预计到2020年郑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130万,其中117万老年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9.1万老年人需要社区养老服务,3.9万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
郑州市已建成养老福利机构139家
截止2018年5月底,郑州市已建成养老福利机构139家,其中公办老年公寓1家,民办老年公寓54家,敬老院73家,光荣院4家,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7家。到2020年底,郑州市每个街道至少会建设1所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照料设施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行政村。
2018年,郑州市多措并举,全方位扶持养老机构发展。大力提升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标准,新增床位补贴提高了2倍,自建房屋由原来的每张床位3000元提高到9000元;改建房屋由原来的每张床位2000元提高到6000元。鼓励养老机构开展介护、介助服务,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增加了奖励补贴,鼓励养老机构争先创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满意度高并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养老机构,给予5-10万元奖励补贴。为稳定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增加了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对从事养老护理员满1年不足5年的,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满5年不足10年的,每人每月补贴150元;满1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取消了床位运营补贴的两项限制条件。床位运营补贴取消郑州市户籍限制,凡面向社会收住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均可享受床位运营补贴;缩短时间限制条件,入住时间由满3个月减少到当月入住满15天以上。
作者: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编辑:河南商报 韩坦道
来源:中原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