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张锐再次来到二七塔附近,他总能想起1975年在二七塔附近买烧饼夹垛子肉的场景。当时的二七塔,还是郑州最高的建筑,一条条道路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联通着郑州与外部世界……
从1953年到1958年。在郑州西郊1万亩的荒地上,国家投资1.76亿元,建起了五个国营大型棉纺织厂,张锐的母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了棉纺厂的招工,在郑州最西边的国棉六厂成为一名棉纺厂工人,随后在郑州结婚生子。1968年,张锐出生,他和郑州的故事,开始了。
少时 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最难忘的美味是烧饼夹垛子肉
在那个年代,国棉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蓬勃发展,张锐在工厂自办的学校上学、在工厂自办的食堂吃饭、在工厂自办的图书馆里看书……老一辈的人都开玩笑说,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不用出厂区大门。
计划经济时代,各种物资的供应远没有现在那么充裕,张锐常常觉得饿,吃肉更是一种奢望。但国棉厂作为当时效益较好的单位,物质条件相比于农村地区,要好上不少。张锐回忆,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西郊的国棉厂,端午节的时候可以用粮票买到江米包粽子,连威士林甜品店的冰激凌,偶尔也能吃上一个,但能吃上烧饼夹垛子肉的次数就不多了。
因为西郊没有垛子肉卖,张锐只有在去二七塔附近看电影时才能买来吃。
“那种带有烧饼腹腔内椒盐味道和发面热气混杂着冰冷五香牛肉的人间珍馐,恍似冬日闪电,能把少年饥饿的我撞击出短暂的幸福眩晕感。”在《抚摸郑州》一书中,张锐这样描写自己当时吃烧饼夹垛子肉的感受。
张锐小时候生长的地方,准确地说是郑州西郊。而张锐在说西郊的时候,总是在前面冠一个“大”字。“在我的心中,大西郊身上所拥有的一切,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省省会城市的基本框架。”的确,当时的西郊,集中了郑州几乎所有的厂矿企业,多达10万的产业工人及其家属,在郑州这座年轻的城市中占据了人口的半壁江山。
张锐坦言喜欢小时候的郑州,那时虽然物质条件比较艰苦,精神上却满足。
见证 他工作的这30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郑州飞速发展的30年
1988年3月8日,张锐从部队退役后,进入河南日报社工作。30年来,从印刷车间到报社处室,他见证了河南日报从纬一路1号到农业路28号的变迁,见证了从报社到报业集团的市场化转型。如今在广告部,作为时尚工作室的主任,张锐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好奇心。
而他工作的这30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大开大合飞速发展的30年。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因为失去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再加上各地纷纷建设小规模棉纺厂,国营棉纺厂的效益开始下滑。1998年,国棉二厂首先宣布破产。之后国棉六厂被地产公司收购,厂房以及一部分家属院被拆除,在其原址上兴建了高楼大厦。
“全部都没有了,一切都不存在了。”当我问及张锐年少时成长之地时,他这样告诉我。
2014年,张锐的母亲溘然辞世。念母心切的张锐,最终选择通过写郑州往事的文章来排解心中对于母亲的思念。
随后两三年的时间,他用“瓦尔特”的笔名出版了两部反映郑州往事的书籍。一本《抚摸郑州》,曾在郑州掀起了展示“抚摸”郑州地标图片的热潮。而另一本《瓦尔特侃郑州》,则点滴记录了郑州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他描写的美食小吃让人不禁对郑州心驰神往。
张锐笔下的郑州,有过去难忘的岁月,有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沧桑巨变,还有他在生活中的感悟和郑州的点点滴滴。
张锐总希望郑州这座城市更有文化底蕴一些。或许,因为郑州发展太快了,那些过往的日常,他要是不写,可能就真没有人写了。
作者: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刘远怀/文 唐韬/图
编辑:河南商报 王凡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