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痛点在“结构”。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是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洛阳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嘱托,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以“三大改造”为切入点加快实施制造业改造升级,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6月15日至17日,洛阳市委、市政府组织部分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县(市、区)负责同志,赴珠海学习考察格力电器在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1
牵手珠海洛阳智造再升级
在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下,珠海,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到经济特区,再到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每一次变迁都足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目光。
近年来,珠海相继提出了实施“制造业创新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先进制造、服务型制造”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海陆空多点开花,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力争到2025年建成“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通用航空制造基地”“中国南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2017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4.73亿元、增长9.2%,增速位居广东全省第一。
去年,随着银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线、格力中央空调等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让珠海与洛阳两地握手,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至太空,下至深海: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天舟一号”成功飞天、“蛟龙”潜海……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工程都有洛阳元素。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重要工业基地,洛阳市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900多家,是全国拥有央企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正积极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大数据、军民融合、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园建设,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洛阳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传递的信息,银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线和格力中央空调项目将于10月双投产。这意味着洛阳新能源产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都将取得历史性突破。
2
走进格力探寻企业做大做强“基因”
珠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在智能制造方面,值得洛阳学习借鉴。格力电器无疑成了洛阳这次学习考察的重点。
洛阳学习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格力电器精密模具公司、智能装备公司、机器人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家用空调生产线等项目,与董事长董明珠等格力电器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精品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企业。”格力电器用“三个没有”的价值标准来诠释其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这让考察组成员印象深刻。
同时,格力电器找准定位,矢志不渝推动智能化转型。2012年,格力电器设立自动化设备制造部、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机构,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从智能装备领域到机器人领域,从硬件到数控系统,已打通全部环节,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
正因如此,仅智能化改造一项,就使格力电器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10.5%,净利润率从6.3%提升到15%,远超行业水平。
格力电器“三大改造”的成功经验,让前去学习考察的洛阳企业受益匪浅。
洛阳学习考察组成员、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文生坦言,在转型升级方面,格力电器聚焦主业,不断拓展产业、业务范围,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所在;在创新驱动方面,管理、人才、技术、营销“四轮”驱动,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内生动力;在企业文化方面,诚信取天下、专情铸百年,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生存基因。“对比格力电器,一拖集团还存在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整体制造水平偏低的问题,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地企合作和转型升级两大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洛阳学习考察组成员、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阳表示,近几年,在制造业低迷的大环境下,格力电器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加强科技创新,诸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航光电将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持续加大研发设计、自动化改造、高精尖加工设备和试验检测等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格力电器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洛阳学习考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抓好考察成果转化,组织参加此次考察的企业,在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等方面,积极拓展与格力电器的合作空间,明确改造重点方向,率先实施“三大改造”,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3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企业是洛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有价值的“富矿”,洛阳是企业茁壮成长最可依赖的“沃土”。自2016年起,洛阳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行地企合作联席会议,推动驻洛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与各县(市)区深度对接。
截至今年上半年,洛阳已成功召开11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共签约产业项目465个,29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108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签约科技合作项目和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167个,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产融合作协议500项,交办企业反映问题110个。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表示,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洛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地企合作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思路举措是科学的,“9+2”工作布局是洛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实施“三大改造”是大势所趋、转型所需,是落实“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标杆、寻差距,找定位、求突破。
学习考察珠海归来,6月21日,洛阳市召开地企合作联席会议2018年第二次会议暨“三大改造”工作推进会。“强化开放招商、深化地企合作,学习格力经验、加快‘三大改造’,推进洛阳高质量发展”成为此次会议的主题。
会议提出,地企双方要学习借鉴格力电器等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通过“三大改造”,发挥优势、凝聚合力,着力攻“结构之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会上,共签约产业项目和开放招商项目114个,涉及金额407亿元。
按照《洛阳市2018年转型发展攻坚“三大改造”实施方案》,洛阳市将以提质倍增行动确定的15家市级重点企业、100家县级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全面激活企业开展“三大改造”的内生动力,到2018年年底,全市4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三大改造”,到2020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
8月1日召开的洛阳市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把方向找得更准、路径理得更明、载体抓得更牢,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抓住龙头、强化示范带动,聚焦产业、加快成果转化,突出人才、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创新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
对标国际、对标国内、对标行业,洛阳正加快推动“洛阳制造”转向“洛阳智造”。
突出创新驱动,坚持新老并重,洛阳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扩能上档、升级换代,实现“老树发新枝”,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作者:河南日报洛阳观察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编辑:河南商报 王凡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