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真正被羡慕的职业
2018-02-05 15:21  点击:16969

    
核心提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这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话语。


据了解,《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


《意见》要坚持什么基本原则?会出台哪些政策举措?这项顶层设计,将对每个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大河报带您一一来看。


[关键词:意义]
《意见》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意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意见》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前提,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坦言,面对新方位、新形势、新要求,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如有的地方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比较突出,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等。
  
实施《意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瓶颈障碍,努力取得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目标]
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该负责人表示,《意见》共坚持五个基本原则。首先,确保方向,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二是强化保障,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三是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四是深化改革,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五是分类施策,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那么,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该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五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说:“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此外,《意见》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将更加科学高效,努力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未来,尊师重教应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关键词:师德师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师道尊严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总体健康积极向上,但个别教师违反师德现象时有发生,虽属极少数,却严重损害了师道尊严,影响了教师形象。


为此,《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弘扬高尚师德。


《意见》称,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教育部教师司司长王定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近期准备开展教师宣传国家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


同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关键词]专业能力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578万。与2012年相比,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增加75.3万,增长50.9%;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增加16.2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增加9516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增加18.7万人。

然而,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存在,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至关重要。


《意见》指出,将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此外,《意见》还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将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将实行多年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调整为公费师范生,且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此前约定的履约期是10年。


未来,还将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王定华表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有师范教育基础、且教学质量过硬的综合类大学未来有可能开设师范专业,这将极大地提升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


[关键词:管理改革]      
全面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进入深入区和攻坚期,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是理顺体制机制的前提。《意见》抓住问题要害,聚焦管理顽疾:


《意见》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将进一步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在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意见》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意见》称,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


同时,《意见》将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


[关键词:待遇地位]    
多方面保障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为让教师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意见》从多个方面保障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意见》提出,将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


同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此外,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

  
《意见》还指出,进一步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作者:大河报记者樊雪婧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