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套路化调研”
2018-01-12 18:13  点击:12405
 
八项规定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更勤了。调研现场张贴悬挂标语横幅、铺设红地毯等现象确实已很少见。但在个别地方,一些调研却出现了形式主义苗头,已成为基层的新负担。人们比喻:就像葫芦掉到井里,好像深入了,其实还是浮在表面。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有好处不少:对开展调研的单位而言,深入实际调研,能够发现一线的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工作的开展;对被调研的地方而言,可以借助上级的力量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对于下基层调研的干部而言,也是作风上的一种锤炼。

    但是,好事做好并非易事,调查研究同样如此。调研同质化、套路化、形式化,不分巨细,频频造访基层,就会成为一件坏事。如媒体总结的“井里葫芦”型调研者——求教变指导,仿若“钦差大臣”式的调研;人到心不到,“蜻蜓点水”式的调研;不愿雪中送炭、只想锦上添花的“嫌贫爱富”式的调研等等,这些很难达到调研的真正目的。

    同时,过多的“同质化调研”也给基层带来困扰。一则于基层干部而言是难以忍受的陪同之累。一些官员下基层调研,一定要当地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陪同。以媒体报道的某乡镇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有数百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如此高频率的调研,不单是陪同累,也让基层干部工作精力受到很大牵扯,难以俯下身子为民谋实事、干实事。

    二则于基层群众而言增添了被打扰。尤其一些“精准性”调研,一来调研,就直接去被“指定”企业或农户,非但了解不到基层真实情况,还会扰乱被调研企业或农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他们即便口头不说什么,心里也难有欣喜可言。况且对于其他群众而言,看到兴师动众的调研大军,也往往会产生干部作风不实的印象。

    三则是一些领导“瞎指挥”。不了解基层,看过“前庭”,未及“后院”,就开始指出问题、下达指示。来调研问题,应该是来寻找解决办法的,到最后却成了作指示。尤其是一些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几句“指示”,就有可能影响当地的既定发展战略,或直接影响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

    上述“套路化调研”,从根子上讲还是作风不实、作风不正、作风不硬的表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必须谨防“套路化调研”。让调查研究发挥真正作用,需要调研单位和调研干部秉持正确态度,坚持少而精、不给基层添负担的原则,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异想天开。如此,调查研究才会成为干好各项工作的“利器”,密切干群关系的“黏合剂”。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杨玉成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