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胡辣汤,中午烩面,晚上大鲤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成了河南人招待外地朋友的秘而不宣的口诀,让外地朋友享受下河南的待客之道,感受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南人的精气神,是被一碗胡辣汤唤醒的。
“老糁(老师儿),胡辣汤,煎包!”
清晨,每家早餐店都有着相似的场景:一口大锅煨着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热油炸着喷香的油馍头、油饼,旁边摆着蒸包子的笼屉、水煎包的平底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食客光顾。
胡辣汤多以羊骨汤为底,小火慢熬,加入羊肉或牛肉、手洗面筋、木耳等丰富配料,经过数小时的熬煮,骨汤变得醇厚浓郁,格外诱人。
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淋上一勺香油、陈醋,然后,捧着碗“刺溜”一声,一口下肚,麻辣鲜香,格外上头,慰贴!提神!
食客们常常点上一份油馍头、油饼或是水煎包,泡在胡辣汤里,裹上浓稠的汤汁,一口下去,香气四溢,这碗配料满满的“硬汤”,可中!
除此之外,鸡汁豆腐脑、手工包子、蒸水蛋、菜角、……也可以随机搭配,任意组合,享受满满碳水带来的双倍快乐!
“早上一碗胡辣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河南胡辣汤没有唯一正宗,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流派 、口味,逍遥镇胡辣汤、北舞渡胡辣汤、长垣白胡辣汤,驻马店鸡肉胡辣汤、开封素胡辣汤、炖肉胡辣汤……
关于它们的江湖排位,也是众说纷纭,毕竟每一个派系之下,都有大批食客追捧。
如果非要论哪家最正宗、最好喝,河南朋友一定会说:家门口的那家店。
作为国之粮仓,河南面食多有所长,烩面是河南最具代表性的面食。
烩面,看重的是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叫白汤。
除了汤,扯烩面也有讲究,“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烩面扯的好才能保证入口光滑柔软又不失劲道。
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辅料以木耳、豆腐丝、粉条、鹌鹑蛋等,上桌时外带香菜、羊油辣椒、糖蒜等小碟;
在河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烩面,且味道都不一样,烩面的流派也有很多,羊肉烩面、三鲜烩面、老式烩面、滋补烩面、炝锅烩面、葱油烩面、咖喱烩面……
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秘方。
对河南人而言,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承载着河南人情感和记忆的一种家乡味道。
胡辣汤、烩面固然美味,但若是招待贵宾,必然要有拿得出手的“eng”菜。晚上,这条黄河鲤鱼,便是河南人心中足以“撑起台面”的美味。
“无鱼不成宴,无鲤不成席。”
鲤鱼,是河南人餐桌的扛把子,再没有任何一种鱼,能够媲美黄河鲤鱼在河南人心中的地位。
只要是相对正式的餐宴场合,如果没有一条黄河鲤鱼,是“镇”不住桌的,宴请贵宾、招待亲友,一定要吃黄河鲤鱼。
河南人对鲤鱼的这种偏爱,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来已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河南段的黄河鲤鱼最肥美,作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曾有“洛鲤伊鲂,贵如牛羊”的尊贵身份。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鲤鱼还有着“富裕”“喜庆”“吉祥”等众多美好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诗经》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到1949年的“开国第一宴”,都有黄河鲤鱼的身影。
为了让这条有身份、有文化、有历史的黄河鲤鱼更有滋味,豫菜厨师们也下足了功夫。糖醋、红烧、煎烧、清蒸……各种技法、各种口味,但最受人们喜爱的,还是红烧黄河鲤鱼。
肥而美的鲤鱼,经过按摩排酸、花刀解鱼,炸制后,加入现熬高汤、香菇、冬笋烧制,最终在保留鲜美的同时,烹制得滑嫩鲜香,丝丝入味。
更重要的是,鲤鱼上桌,宴会便进入高潮,“头三尾四、腹五背六”的鱼头酒,一场宴会才具备了仪式感。
在一些餐饮门店,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宾朋更深入地感受河南文化,除了品尝河南头牌菜红烧黄河鲤鱼,还有专业豫剧演员带来精彩的豫剧表演。
吃豫菜、听豫剧,河南人的待客之道,又升了一级!
早上胡辣汤,中午烩面,晚上黄河大鲤鱼。
它们是河南的美食名片,承载着河南人的情感与记忆,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与历史,更是河南人的待客之道。
以后朋友来郑州,记着这句口诀,请客吃饭再也不用发愁啦~
来河南一天怎么吃?早午晚帮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4-07-13 12:54 点击:1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