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黄亚芳
蓝天、绿地、帐篷、市集,这里是独立于城市钢铁森林之外的一抹轻松、愉悦,潮流艺术与自然农趣于此交织奏鸣……如果你想从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享受美好,体验生活版的“大都会”,聆听都市版的田园牧歌,那么一定不要错过【和光月色】。
近日,【和光月色】艺术园区向公众敞开怀抱,它不仅是郑东新区的新晋潮流地标,更是一处将生活美学与自然乐趣完美融合的文化艺术大本营。【和光月色】艺术园区执行总裁王瑞接受了顶端新闻记者的采访,作为一名资深策展人和出品人,她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文旅经济传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了【和光月色】艺术园区项目的打造,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传统文化和在地化传播与创新。
尊重郑州在地人文,打造“城市的后花园”
谈到【和光月色】艺术园区的设计理念与初衷,王瑞表示,和光月色艺术园区旨在打造一个集传统文化、在地文化与当代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园区,通过IP运营的方式,将文化以可量化的方式变现。在她看来,IP是可授权、可复制的,通过IP运营,园区可以实现文化的量化,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与广度。
“园区的IP包括文化、艺术、生活等多个方面,每个子IP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共同构成了园区的文化生态。园区IP的运行将传统文化与在地文化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一个体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王瑞说。
王瑞表示,文化的传播更需要跨界与融合,通过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当代文化与在地文化的跨界融合、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亲子活动与在地文化的融合等,展现了文化跨界与融合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在地文化的传播需要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将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她在观察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的河南人在夏天都喜欢在外面社交欢聚,同时,酒文化氛围也比较浓厚,这也是在地人文的传播。而这种现象就与园区里面“城市后花园系”的理念相契合,园区也会把在地文化区融入到线下活动中,体现着对在地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行走的文化艺术大本营,开启“泛文化”消费新业态
郑州常被外界戏称为“文化沙漠”,其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文化被周边地区分化。王瑞认为,市场上的文化业态短暂且缺乏可持续性,多以网红打卡点形式出现,目前郑州文化业态多以“小院”形式存在,以餐饮为主导,而文化内涵相对薄弱。
而【和光月色】艺术园区避开网红单一性,从文化、人文、内容层面提升,打造可持续的文化消费模式。从“泛文化”角度引导大众对美术馆、当代文化及审美的认识。同时,策划各类展览,与艺术家建立连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郑州并不缺乏文化,而是缺乏文化表达的平台和机会。”王瑞表示,园区不限定人群,尤其重视老一辈和年轻父母及其子女。老一辈脑海里印刻着河南近代文化和经历,年轻一代父母对在地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新的理解和诠释,是园区的重要参与者,而其子女则是文化传承者,代表着文化传播未来的希望。
“园区将安排一部分的公益活动,我认为这种‘薅羊毛’的免费体验和泛文化知识的普及,能够通过亲子活动这一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祖父母到父母再到孩子,形成文化传承的闭环。园区将通过课程、定期活动、策展等形式,实现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王瑞说。
同时,园区也将利用场地资源和优势,积极探索体育研学、农耕研学及劳动实践的融合,以体育研学为主线,融合农耕文化、生态田园、网球知识培训、劳动实践等内容的多维度研学教育新模式,打造新型体教融合研学示范基地,从而实现青少年体育普及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 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计划7月“大开园”,打造最有“松弛感”的“文化”地儿
这里可以释放工作之余的紧张与焦虑,既有知识补充与拓展的“校外成长图书馆”,也有你发挥潜力的“深藏Blue”圈儿…… 古典与现代 、都市与田园、艺术与生活的跨界融合 ,融合动漫、音乐会、传统文化舞台演绎等元素,重构了这一“城市的后花园” 。
王瑞透露,该项目计划于七月份进行“大开园”活动,围绕“重读郑州”这一主题,更好地解读郑州的在地人文、历史及未来展望。活动形式将包括沉浸式体验、演艺类和论坛型等多种表现方式。
同时,还将策划一系列亲子暑期活动,特别关注大学生和年轻孩子们的喜好,满足周边年轻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的需求,同时展现郑州的文化魅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未来,【和光月色】艺术园区还将打造史诗级沉浸式演绎原创IP,通过与在地文化的链接和融合,助力历史文旅景区和城市历史对年轻参观者沉浸式普及和传播,深耕历史朝代系列传播的多种创新方式,打造“在地文化+史诗级传统文化”,开启从“看景”到“入景”的“漫和慢”的游历。
打造都市“文化绿洲”,来和光月色艺术园区漫游式体验美好生活
2024-06-25 13:39 点击:1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