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平顶山市新华区,有一支24小时待命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义无反顾,勇敢“逆行”,以“硬核”力量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安全屏障,这支队伍就是新华区蓝天救援队。
5月7日深夜,在接到新华区西市场街道的援助信息后,该区蓝天救援队队长曹阿杰迅速集结队员,8日凌晨一点,23名队员准时赶赴封控区开始了消杀工作。截至5月12日晚,该志愿队累计出动137人次、车辆46台次,消杀面积大约150万平方。
防疫消杀,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更需要勇气,5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着防护手套,背起加满药水重约70斤的迷雾消杀机,采用“地毯式”消杀方式,奔走在封控区各个角落细致消杀。由于防护服不透气,作业不一会就汗流满面。当看到消杀工作人手紧缺,带队的新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新伟也火线加入志愿者队伍,经过现场培训后背起消杀机,跟大家一起冲杀在封控一线。在这支队伍里,二十岁的杨佳欢是年龄最小的,正在上大学的他因疫情原因尚未返校,当看到蓝天救援队在网上发布的招募信息后,他立即报名加入。
虽然大家轮流倒班,但队员们每天仍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来回至少两万步。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保护家人,蓝天救援队队员至今都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路边帐篷内,由于穿脱防护服很麻烦,上厕所不方便,队员只能尽量少喝水不喝水,每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回到路边帐篷内倒下就睡着了。
“我们爱这座城市,守护好它,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曹阿杰说,队员们把自己称为“守门人”,不仅要守好新华的“大门”,还要为小区守好“院门”,为大家守住“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