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丽:疫情防控中的“千里眼”“百事通”
2022-01-14 12:54  点击:10735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聂会军 通讯员新雨 亚男

        家住焦作沁阳市沁园街道的李兴丽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但在邻居们看来,她却是疫情防控的“百事通”,社区平安的“千里眼”,家人眼中的“大忙人”。1月9日以来,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人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肩鸿任钜,勇抗“疫”

       “这家有四口人,女儿在郑州,已经进行劝导不回来了。”记者见到李兴丽时,她正在敲门入户进行排查,“这家的丈夫是从三门峡回来的,报备后连夜做了核酸,目前居家隔离;这家的女儿一个人隔离在三楼,她妈妈每天给她送饭都是无接触式……”谁家什么情况李兴丽都能脱口而出,排查中她还不忘嘱咐大家带好口罩,不要聚集。她说:“我每天都来回转转,联户的14家,我保证每天跑一遍,现在都养成习惯了。”

  李兴丽分包的是沁园街道联盟社区的南大街,属于老城区,人流密集、住户多、工作量大,为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她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街道之间进行信息采集,排查登记。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做,自己忙不过来就拉着丈夫一起干,因为常常走访排查到深夜,碰到不理解的居民,不配合工作的情况时,她便一字一句,耐心解释。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确保辖区里每一位居民的安全,是联户党员的首要职责。”李兴丽说,“只要疫情不退,我们党员就不会退。”

  党员联户工作,李兴丽已经做了两年,无论是烈日下卡点的执勤,还是寒冬里的入户登记,或是深夜里一个一个电话的回访……李兴丽都用极大的耐心、热心和责任心出色地完成着党的任务。

运筹帷幄,巧博“疫”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坚持的初心。

  1989年,在沈阳工业大学学习了4年的工业审计后,李兴丽回到沁阳从事审计工作,一直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当得知我们要采访她时,她摆摆手说:“让我干工作行,让我讲,我讲不好的。”

  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人,为了方便工作,自费购买电脑,自费分发口罩,年过半百的她还坚持学习,利用晚上的时间趴在电脑前进行着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她说:“我老了,但是我要和年轻人一样能干,我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凭着这股子倔劲,她成为大家口中的“度姨”,获得了群众的信任。

  为了做到对联户群众家中信息了如指掌,她以从事多年审计工作的认真劲制作了表格,把“敲门入户”“滞留在外”人群情况详细记录。打开李阿姨的电脑,每一户每一口人都分门别类进行了统计,居住地、所处区域风险等级、人员类型、疫苗接种情况、返沁意愿、日期、方式等都详细记录。

  对到期该接种疫苗的群众,李兴丽都会细心地在微信群里提前通知,提醒按时接种。她包户的群众说:“有了你,我都不用自己想着自己的事了,你真是我们的贴心管家。”李兴丽还乐于学习时下的科学管理,建立了微信群,及时科普“五个报备”“焦我办”APP,宣传防疫政策,对不会扫码、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她都手把手教学。

发动群众,必胜“疫”

        成为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成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李兴丽不仅自己工作在前,还号召身边更多人加入到抗疫队伍中。

  70岁的刘如意大娘是街上有名的热心肠,当李兴丽拿着五个报备的细则,手把手教给怎么操作的时候,她被深深感动,因此主动向李兴丽要来防控资料进行学习,如今的刘大娘已是疫情防控的“监督员”“宣传员”。

  “兴利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上班,晚上还到我们这里给大家讲政策,所以我们听完了也去宣传,支持李兴丽,支持咱们的防疫工作。”刘大娘边说边向李阿姨竖了个大拇指。

  今年,李兴丽利用微信群招募十多名群众志愿者,街坊邻居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到防疫战队中。

  李兴丽对工作的认真,对群众的负责也深深感染着家人们,两丫头都是党员,大丫头在农大教书,在学校做防疫善后的工作,被封到郑州了;小丫头从宁波去看她姐姐,也被封到郑州。“我打电话不让她们回来,不给组织添麻烦。”李兴丽语气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决。

  对于做党员联户的工作,李兴丽的丈夫也是全力支持,在李兴丽的感染下,他帮着居委会搭棚子、讲政策、做宣传,并主动料理好家里的大小事,有了家里人的支持后,李兴丽在工作上更是充满了力量。

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