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高嵩 通讯员 祝珂 何艳秋
以德育为经,以智育为纬,穿插融合,实现德智共生,近日,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获得了 “郑州市2020-2021学年度普通中小学教学创新先进单位”“中原区基础教育教研优秀单位”两项荣誉,实现了办学质量的新提升。
构建多元课程 助力学生成长
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尊重教师个性特长,学校构建了 “Jing研行”课程体系。
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构建入学课程、良习课程,持续激发高尚的生活态度;规划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引领学生特长发展。
学校开设家长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同时还孵化出锦绣课程特有的课堂形态:指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自我管理与合作提升。
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每个孩子经历研究、创作、感受、实践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实施教学改革 推动“双减”落地
作为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以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找准减负增质“突破点”为抓手,将落实“双减”政策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相结合,着力打造高效品质课堂。
基于教学实际,考虑学生需求,学校构建了品质作业设计体系,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路径,对作业进行了整体设计,凸显作业的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以作业管理接“双减”政策落地,把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教研工作重点,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高质量作业管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双减”带来的变化,真正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做好课后服务 展示别样精彩
自2019年10月起,锦绣小学全面开启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多措并举,探索“官方带娃”模式,提出了“做好2小时,不止2小时”的服务理念,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课后服务支持系统,探索出“1+X+Y”的课后服务模式。
学生独立解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思考总结、沟通交流,主动向老师求助、提问。
完成作业后,自主课外阅读,在班级内的进行阅读分享。
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着力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家长的延时需求,展现学校课程活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才能及核心能力。
搭建专业平台 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现有省级名师、骨干教师6人,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12人,现有河南省黄锐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郑州市祝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
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坚持开展“师徒结对 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举办教师成长论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各学科教研活动,主持、参与集团教研,依托“两研一体”工作模式,开展校内主题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2021年,锦绣教师共获省级优质课3节,市级优质课4节,区级优质课24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荣誉的背后是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全体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细致工作的结果。
展望未来,锦绣小学将以“服务学生和家长”为宗旨,以实施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培养静研修业、以敬守拙、勇竞求进、以净养德的品位教师与敬师敬识、净心净言、静思静读、竞创竞行的品质学生,为中原教育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