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品乡风文明,建和谐家园
2021-11-20 19:55  点击:709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陈燕 谢雯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在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杜庄村,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有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该村依托特有的“说理堂”和村民道德评议制度,同时建立民俗文化馆等,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素质,形成“文明乡村新风貌,和谐家园在杜庄”的动人景象。

近日,记者来到郏县渣园乡杜庄村特设的说理堂,还没进门就感受到了一股庄严的力量席卷而来。跨过一尺多高的门槛,只见一面大鼓静静地摆放在厅内正对门的位置,大堂墙上还悬挂着一杆象征着公平公正的秤,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说理堂”原是明朝年间的一座庙宇,年代久远,在村民心里颇有分量。2019年,杜庄村两委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将这里改建为议民事、解民怨的“民间公堂”,让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在这里主持,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一碗水端平”,把事情说开,让公道深入人心。现在村民们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文明乡约的益处,感受到和谐的美好氛围。

“有了这个说理堂,咱村的这个风气变得特别好,并且家家户户都变得特别和谐。以前经常有村民吵架,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这种现象了。”渣园乡杜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王俊娜说。

近年来,郏县渣园乡杜庄村围绕乡村振兴,探索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新途径。建立“每月一评一议”道德评议会制度,评文明先进、议民事和睦;开展星级文明户认领评比活动,实行动态管理,自我申报、自我认领;修建知青园、民俗文化馆、图书活动室等,提高村民文化生活水平,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全方位构建乡村文明环境新局面。

“为推动乡风文明,探索一条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俺村2019年把咱的庙堂改为说理堂,然后还建起了博物馆、民俗园还有图书室、知青公园。咱的说理堂运营以来,处理了三十多起村民的大小纠纷,基本都化解了。特别是有一例涉法涉诉的,在咱村里也有效化解。近五年来,咱村一直没有上乡级、县级信访的案件。下一步要以这为契机,依托俺村的民俗文化、知青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渣园乡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利说。

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