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自家小院里,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东街社区82岁的独居老人郭玉枝看着修葺一新的三间瓦房,心里充满感激。
“政府救了我的命,还给我修好了房子,真是对我很关心。”回忆起3个多月前的场景,郭玉枝眼角湿润了。在今年7月底的强降雨中,老人房屋出现裂缝。社区干部在巡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安置老人撤离。
不能让群众住无所居。灾情发生后,宝丰县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抓紧抓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安置因灾损毁房屋群众生活,并成立了农房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对受损房屋进行实地排查登记,按照群众自救为主、政策救助为辅,特困兜底保障的原则,最终确定有改造、维修意愿的受灾农户142户,其中重建户28户,维修加固114户。
在房屋维修过程中,郭玉枝家的房屋不仅进行了加固、粉刷,还更换了屋顶梁柱、瓦片,院内路面也得到了硬化,历时两个多月,老人终于住进了干净、坚固的房子。
这只是宝丰县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份以来,该县遭遇5轮强降雨,由于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水利、交通、通信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等多处损毁,10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939.5公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469户1113间……
面对灾情,如何给全县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结合本县受灾实际,组建灾后重建工作专班,编制总体方案和各专项方案,全面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宝丰县副县长肖志举介绍,该县一方面针对饮水安全、房屋、交通、电力、通讯等重点项目,不等不靠,抓紧抢修,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将灾后重建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针对薄弱环节,统筹谋划包装项目25个,积极上级资金,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宝丰县先后争取到1900余万元的救灾资金,用于灾后住房及道路、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以及受灾群众生活必需品,米、面、油、消杀用品的采买等,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生活。
“前段时间大暴雨把俺村路冲坏了,出行很不方便。没想到只用了一周时间,施工人员就把路修通了。”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北水裕村68岁的村民李玉轻满意地说。
受洪涝灾害影响,北水裕村房屋、道路多处受损,特别是西河大桥西段道路塌方严重,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宝丰县应急管理局及时联系、协调救灾资金,并从下拨的防灾救灾党费中拿出1万元用于购买水泥、沙石等材料,帮助北水裕村修复塌方的路段道路,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
“灾后重建等不得、慢不得,必须同时间赛跑,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肖志举说,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截至目前,该县共抢排田间积水10.06万亩,养殖场所消杀25.25万平方米,修复损毁水利设施26处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抢修保通6条干线公路和7条农村公路,恢复受损基站7个、通信光缆66.18千米……
时至中午,冬阳洒进小院,郭玉枝老人再次环视新房,心里充满了暖。
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