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他,用10年时间完成了从一名乡村教师到优秀班班主任,再到南阳最年轻完全学校负责人的“三级跳”,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以爱为底色,静心做教育”的教育人情怀。他就是李昶志,现任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副校长,初中部负责人。
2014年9月,李昶志作为青年优秀教师被选调到南阳市二十一中初中部任教。他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们谈心、沟通,他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更多地时候更像个大哥哥。
他相信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抓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入手,一周一个主题,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更深入了解孩子和家长的困惑;他关注后进生,通过不断沟通鼓励,发掘他们的优点。
他用自己的“情怀”,坚守在教育一线,他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家长的赞誉和感谢,他所带的毕业班学生成绩逐年提升,名列前茅。李昶志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着,先后被评为“卧龙最美教师”、“最美卧龙人”、“卧龙区十佳优秀青年干部”、“南阳市师德标兵”、“河南省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开疆拓土
“青春学校”担重任
2020年7月,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承载着全区领导和人民的重托与希望。李昶志被任命为该校副校长,负责初中部工作。他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整个暑假,他都坚持在工地上办公,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盛夏酷暑,他辗转在新校园各个角落,巡视、商讨规划,烈日下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为了让每一间教室科学合理布局,让办公室更加人文化设置,李昶志时常上网查阅资料、与校建办工作人员沟通、请教有经验的专家。每一间教室和办公室、功能室的设置,一张桌子、椅子的摆放位置,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热爱。
为了顺利招生,他未雨绸缪,提前设置咨询窗口,耐心、热情地接待了上千位前来咨询的家长,还利用中午、晚上吃饭时间,走访周边上百户学区内家庭,调查核实。
关爱学生
让“双减”更“走心”
“陪伴是最好的老师!”李昶志说。他以校为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为了和学生、老师零距离沟通,李昶志的手机、微信24小时在线;他开设“校长信箱”,认真阅读每一封来信,对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并答复;他建立日常家访制度,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单亲家庭、有严重叛逆心理等特殊群体学生,定期进行家访或电话随访,适时给予有效帮助和心理疏导;2021年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们健康顺利地度过假期,帮助每个学生合理规划假期生活。他逐个了解每个学生心理动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每天陪伴学生一起运动、学习;帮助学生调适心情,重建信心。他的“走心”教育深得家长、学生好评。
针对当前的“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李昶志信心满满。建校之初,他就提出了不搞题海战术、不搞疲劳战的要求。目前,全校教师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做到“减中增责”、“减中提质”,让课堂教学突出“精”“效”作业设计突出“新”“活”课后服务内容突出“丰”“趣”。
李昶志用“实干”精神影响着身边的师生,五全初中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区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上,五全初中部名列前茅。
关注教师
发挥青年教师“光和热”
“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李昶志说。
两年来,学校吸纳年轻“血液”,入职的教师80%以上都是招聘的大学生,一线教学经验薄弱。为了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李昶志一方面邀请区教研室、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专家教师到学校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一方面在学校开展青蓝结对工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青春不息,惟其艰难才更勇毅;奋斗不止,惟其笃行才更珍贵。”李昶志表示,教育这条爱的道路很长,今后他将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满怀教育激情,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编辑 苗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