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2021-10-19 17:32  点击:7466
河南商报记者 孙超 通讯员 吴改红 韩璐益

“这里变化可真大,去年年初还是一片乱石滩,大家都绕着走,这才过去没多久,已经一片绿色、充满生机了,也成了我们遛弯的好去处。”10月17日,家住平顶山市汝州市汝南街道粪堆赵村的村民王先生说起这块林地的变化,感慨万千。

据了解,眼前这片“亭亭玉立”的红叶石楠林,是由汝州市森林公安分局、汝州市人民检察院、汝州市林业局联合打造的执法林,建造于2020年3月,造林面积120亩,造林密度每亩74株,由专业造林公司负责种植管护。

“每年秋天把草都割完、除净以达到防火的目的,平时要对长出来的次芽进行修剪,保证较好的向上生长,现在成活率很高,达98%以上。”正在该林地里修剪杂草的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林木的良好生长得益于该市创新推出的生态修复模式,近年来,汝州市森林公安分局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新机制,主动与检察、林业等部门协商联动,从完善制度入手,坚持森林资源各项管护防治“一手抓”,经多次会商、发文,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生态修复机制,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基地工程建设,打破“补种树木”、“恢复原貌”存在操作难、实施难的瓶颈,像这样的执法林,汝州还有5片,已成为该市生态修复的标杆工程。

“生态修复补偿(林木补种)是我们结合执法经验,探索出的一种生态补救措施,涉嫌违法犯罪当事人在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后,可通过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补偿费用进行修复补救。”汝州市森林公安局分局长梁红标介绍说,这种制度在打击涉林犯罪的同时,还大力推进了生态修复基地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涉林违法犯罪当事人共160余人已向财政专用账户交纳生态修复补偿(林木补种)费1100余万元,营造生态修复工程林面积达100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除此之外,在今年3月份,该分局转隶公安系统以来,再次提升生态保护职能,勇挑矿山治理重担,在全力开展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同时,联合汝州市国资委、财政局、地矿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对全市无采矿许可证矿产品开展清查、处置工作。经过数月的努力,汝州森林公安扭转了全市采砂、采矿领域混乱局面,私挖滥采基本绝迹,矿业生产秩序步入正轨。

截至目前,联合执法大队共侦办非法采矿类刑事案件13起,采取强制措施12人,逮捕4人,起诉9人,公诉6人,移交破坏自然资源类行政违法案件18起。

“集体二等功”、“2018-2019年度河南省森林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18年度全省森林公安工作优秀单位”、平顶山市“2019年度五一劳动奖状”……如今放眼望去,一项项成果映入眼帘,恰恰是森林公安人付出的努力和辛劳。

“下一步,汝州森林公安将继续坚守初心,立足生态文明之本,以执法办案为抓手,不断创新生态修复模式,为汝州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梁红标表示。
(编辑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