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8月中旬,虽已入秋,但外面依然骄阳似火。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作为中原区12~17岁学生疫苗接种点,在三天半的时间内将要完成近3000名学生的疫苗接种。
8月17日下午,学校采取分批、分年级、分班的形式完成了300名左右的学生疫苗接种。
走进16中,可以看到,为了帮助队伍保持安全距离,学校地面上贴着黄色警示线,教师志愿者站在队伍旁维持着秩序。
家长和同学们戴着口罩在指定位置排队等待接种,天气炎热,久不见面,同学们也只是目光互相致意,没有“交头接耳”、没有聚成一团,整个队伍井然有序,鸦雀无声。
扫码入校园、排队等候、登记信息、接种疫苗、留观区等候、留观结束出校园,整个接种环节学校都提前做了预案,动线流畅。
从8月16日下午4时左右接到接种疫苗服务的通知后,校长朱红军领着学校的25名党员干部坚守在学校,一直忙到凌晨近1点,才理顺整个流程。
随后,教师们作为志愿者也来到学校,为学生们做好服务。
新初三学生程龙飞的妈妈告诉记者:“我和孩子是2点来的学校,2点半就接种完了,学校把安全问题,疫苗接种的流程都做得非常完美,让我们既节省时间,又很安全”。
“打针一点也不疼,但是来打针的路上,我的心里是有点小兴奋的,好久没有回学校了,很想老师和同学们,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想早点见到他们。”程龙飞说。(河南商报 高嵩 通讯员 曹亚楠)
(编辑:谢鹏 刘梦鸽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