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两藏”战略让增收致富有“底气”
2021-06-01 17:07  点击:12195
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吴双 郭文秋

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沃野上麦穗饱满,暖风拂过,麦浪翻滚……这是,南阳市宛城区高标准粮田项目区里的场景。

“再有几天,就可以收粮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该区高庙镇谢营村村民谢中富的脸上挂满喜悦。这是宛城区大力推进农业建设保障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南阳市宛城区地处南阳盆地和鸭河口灌区腹心,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市区)之一,农业面积、农村经济优势明显。近年来,宛城区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改善农业条件,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实施“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丰收有“底气”。种粮大户高新洋,是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村民。得益于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他的1100亩农田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实现了从“低效益”到“高效能”的递进。

坚持“藏粮于技”,农田四处洋溢“科技范”。在高新洋的家庭农场里,40多台(套)植保机器、无人机整齐排列。高新洋说:“现在有了现代化农机,打药收割全部机械化,省时省力。”

据悉,2011年以来,宛城区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纳入全区“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共投入资金近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1万亩,覆盖全区8个乡镇。宛城区农业专家、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天海告诉记者,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宛城区实现了“望天田”到“丰收田”、“低效益”到“高效能”、“难管理”到“高生态”的三个突破,稳定保障了粮食产能,农民得到了实惠。(编辑:刘梦鸽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