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遗体,是他最后的奉献
2017-08-21 13:01  点击:4975

   老人生前照片

    前来送别的人们向老人遗体敬献鲜花并致敬默哀。

    □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王慧星文图

    核心提示|8月18日,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肃静、哀悼,大家手捧菊花,满怀敬仰和思念,作别一位特殊的老人。他面容慈祥,静静躺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这位102岁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从23岁那年在老家周口太康参军入伍,老人一生战功赫赫,离休时享受副军级待遇,但他甘守清贫,把自己毕生积蓄以支援西部建设、资助希望工程、交纳特殊党费等方式,全部捐献出去,累计高达80多万元,他因此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

    老人名叫王福昌。根据老人生前遗愿,8月18日上午,其亲属将他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当天,老家太康派员专赴北京,见证老人最后的一次奉献……

    大爱

    不忘初心老人始终牵挂家乡

    夏秋之交的豫东太康县,田野里玉米长势正旺,大豆叶秆茂盛,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马头镇的农民难以忘记,两年前的那场干旱,差点让他们颗粒无收。

    2015年春节刚过,本该是田间小麦返青拔节的时候,但一滴雨水也没下,马头镇的农民心似火烧。他们想各种办法组织抗旱灌溉,但设备有限,农民们浇地成了一种奢望。

    千里外的北京,时年100岁的王福昌老人,从老家乡亲们的电话里得知了旱情。老人二话没说,当即给马头镇政府汇去5万元捐款,委托镇里购买喷灌机和柴油,让老乡们尽快对麦田进行灌溉。

    那一年,老家的麦田挺过去了旱情,喜获丰收。老乡们不会忘记,那金黄饱满的麦粒里,有王福昌老人的一份付出和牵挂。

    再次让老家乡亲们难忘的,是王福昌老人帮助马西小学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老家马头镇马西小学校舍简陋后,他寝食难安,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5万元钱,给学校汇了过去。他平淡地说:“我年轻时上的就是师范,是师范学校培养了我。教育非常重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王老这种不忘初心、关注家乡的情怀,值得大家学习,感谢他始终如一地对家乡太康的关怀,家乡人民永远铭记在心!”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太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满怀深情地说。

    奉献

    毕生积蓄全部捐献只留一件中山装

    经过革命战火的洗礼,信念才不会褪色和磨灭。奉献,几乎与王福昌相伴了一生。

    时光回溯到1938年,23岁的王福昌从太康县马头镇的村子里,参加革命队伍。战争年代,他经历了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因负伤失去左腿被评定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并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福昌留在部队工作,生前系总参军训部北京第八干休所离休干部,享受副军级待遇。

    然而,丰厚的待遇并没有让老人学会享受,相反,他却乐于清贫,情愿奉献。近20年来,老人以支援西部建设、资助希望工程、连续8次交纳特殊党费、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捐款等方式,先后累计捐款80余万元。抗战七十周年纪念日前,王福昌老人捐献完10万元后,他的存款里甚至只剩下了15元钱。2015年,他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父亲奉献社会的同时,自己却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他平日里粗茶淡饭,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一件涤卡中山装穿了40多年,袜子更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王福昌的女儿王社光说。

    如今,那件深色的涤卡中山装,被静静地挂在王福昌老人家的卧室里。他的儿女们说,思念父亲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那是父亲留给他们的唯一“财富”。

    王福昌生前也总是对人们讲:“我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儿女留精神!”

    送别

    捐献遗体是老人最后一次完成奉献

    今年8月12日下午,一生奉献的王福昌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根据老人生前遗愿,他的儿女们决定将其遗体无偿捐献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父亲早在10多年前就有这个心愿。当时他说这事情的时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作为子女的,一时接受不了。但是父亲意愿很强,我们了解父亲的脾气,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王福昌老人的儿子王献礼回忆说。

    8月18日,老人离世6天后,他的遗体捐献仪式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行。上午9时30分,老人的亲属、同事,单位领导,周口太康老家的乡亲赶到医院,共同送别这位可敬的百岁老人。

    “老人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事业,是一件让生命延续,让真爱永存,造福人类的事情。他的崇高精神,让我们敬仰、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和永远怀念!”受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县长李锡勇的委托,专程赶到北京送别王福昌老人的太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动情地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负责遗体捐献工作的一位负责人说:“老人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受到人民的赞扬。”

    窗外的知了在嘶鸣,北京的天依然炎热。人们心怀敬仰,向王福昌老人的遗体鞠躬默哀。一朵朵菊花代表着大家对王老的无限思念,老人安详清瘦的面庞,最后一次出现在大家眼前,泪花在每一个人的眼圈里打转,肃静的送别现场,只有落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