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该校教师马丽平执教的课堂《分数的基本性质》,马丽平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并设计动手操作与探究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三角形》这一章节,该校教师张雪萍以生活中的三角形导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辨一辨等活动,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课后,王丽娟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她表示,老师要有大观念教学意识,备课时要立足单元教学,整体把握学习重难点;要特别关注知识间的联系,给学生创造推理、猜测、验证的机会;要换位思考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法学法。
该校一名负责人表示,“上课、研课、磨课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最重要、最有效路径。相信在专家的指引下,在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下,工人南路小学的数学教学一定会呈现好的发展态势,形成教师深研数学、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局面。”(编辑 吕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