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稻虾共作”扶贫模式凭啥让省委书记点赞?
2021-04-28 18:21  点击:9345
河南商报记者肖风伟 通讯员蔡丽

12月8日,信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潢川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潢川县县长兰恩民介绍了在脱贫攻坚中,该县鸭、虾、米、花产业的不俗表现。



潢川位于信阳市中部,是中华黄姓发源地,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面积1666平方公里,人口89万。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738户、85342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潢川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持续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2019年5月,以零漏评、零错退的成绩,顺利通过贫困县脱贫摘帽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圆了潢川人几千年的脱贫梦想。

“我们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新路子。”潢川县县长兰恩民说,通过实施“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壮大鳖鸭猪虾花粉面茶八大扶贫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示范基地60个,带动贫困户1.3万户4.9万人。

围绕做大“一只鸭”,依托“世界鸭王”华英集团,建成全国鸭行业首个无疫小区,让更多的华英产品走进“国民餐桌”。

围绕做美“一枝花”,加快品牌提升,加强文旅融合,花木种植面积28万亩,从业人员10多万人,带动贫困户8046户24942人。

围绕做优“一粒米”,擦亮中国优质糯米之乡品牌,发展订单农业,全县种植糯稻30万亩,带动8136户25221名贫困户。

围绕做红“一只虾”,小龙虾养殖面积38.2万亩,虾稻共作27.3万亩,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南有潜江、东有盱眙、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之势。值得一提的是,潢川县“稻虾共作”扶贫模式已成为全国产业扶贫案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还点赞了潢川“稻虾共作”扶贫模式。(编辑 吕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