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村里的道路被青翠的树林环绕
在郑州市树木园西南的林区和沟壑间,坐落着一个叫袁河的小村庄。据说明朝年间,山西一户袁姓人家途经此地,见景色优美,遂定居于此。又因喜水,便以“泉、河、江、淮”为四个儿子命名,后来“袁河”的子孙最为兴旺,为纪念祖先,便把村名改为袁河。在袁河村里,有一所面积不大,却有着近70年历史的袁河小学,在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它历经风雨,最终迎来了新生。
密林里的红色学堂年
走进袁河,首先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之后在白色的复古建筑群中,有一座红色的三层建筑,显得格外醒目。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高度“鹤立鸡群”,还因为它拔地而起的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曾经的校舍校貌(图说)
2019年9月,李娟迎来了她在袁河小学的第四年。谈起这三年的经历,李娟感慨良多。“我刚来到时候,学校新教学楼和操场的建设方案,已基本确定,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相关手续的不完善,工程进度并不理想。同时,和新校舍配套的相关设施,也都还是空白,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的确,作为校长,不可能让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在一所半新半旧的学校里工作学习。就好像刚出生的孩子,总不能穿着旧衣服见人。可这“新衣服”并不好穿:公厕需要解决,保安室需要解决,道路硬化需要解决,办公桌椅需要解决……就连老师们吃饭、洗澡、住宿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如今的校园一角
可对于一所农村学校,尽管从区政府、教体局到管委会、社区都给予了充分支持,但仍旧没有足够的预算和经费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李娟就一边跑手续,监督工程质量,一边到处化缘,改造配套设施,实在等不来外援了,就带着老师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
“你看现在的教师厨房、餐厅窗明几净,锅碗瓢勺整整齐齐,洗衣房、淋浴间也方便合理,但当时不是没有,就是无法下脚。铲油污、除淤泥,通管道,画图纸,更换瓷片……上课之余,我们的老师们又变身清洁工、维修工、设计师,甚至泥瓦匠,学校主体工程竣工的同时,配套设施改造也基本完成。”说起这些,李娟既自豪,又有些辛酸。但不管怎样,物的问题终究是解决了,可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她。
怀揣梦想的“后大学时代”
和所有农村学校一样,师资匮乏,留不住人才,始终是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一年当新人,第二年带新人,第三年换新地儿”是农村青年教师中流传的一段顺口溜。这两年,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交通出行的便利以及国家对于农村教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教师流失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年龄结构、学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依然突出。
教师活动让青年教师乐此不疲
“刚来的时候,除了我和一个村聘教师,其他教龄都在5年以下,3年的都已经在教导科主持工作,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大学辅导员。”说这话的时候,李娟既是玩笑,又有些无奈。
对于这些刚上岗没几年的毕业生来说,浑身都是热情和干劲,但工作时没有中生代教师的指导,下班回到寝室后面对的依然是同龄人,缺乏成长通道和“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在“后大学时代”里,难免产生困惑和徘徊。为此,李娟时常找他们谈话化解思想上的包袱,一有机会就让他们去市区听课、教研,参加各种培训,还想方设法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每个老师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归属感。
专业教师的缺乏挡不住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
而针对学科分布不均,特别是体音美教师匮乏的问题,袁河小学一方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为体音美学科配备专业教学设备,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和艺术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教师和从师范院校寻找对口实习生来补齐短板。在生活上,学校给予这些教师与正式教师同样的待遇,甚至优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用人文关怀和体贴服务让他们感到温暖。这学期开学后,不但在编教师没有一人调走,局聘教师也选择了续约,甚至一些已经在市区买过房子的教师,同样选择了留下。
照亮梦想的宿舍灯火
教师留下了,但生源的问题却不是学校自己能左右的。随着郑州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侯寨乡的学校有的搬入新校址成为区直学校,有的因为拆迁学校也随之解体,还有的则因为学生太少,无法成建制(缺少高年级),变成其他学校教学点。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居民不断涌向市区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孩子也随父母进入市区就读,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减少。所以,袁河虽然成了侯寨中心校人数最少的学校之一,但总算保留了下来。
空荡荡的教室和兢兢业业的老师
“无论人再少,我们的职业精神不能少,我们的专业素养不能少,我们的仁爱之心更不能少。山窝窝一样能飞出金凤凰。”李娟时常这样对自己的老师讲。
学生袁松翔或许就是这样的“金凤凰”,但刚来的时候,谁也不敢这样想。他三年级因为成绩不理想,又经常违反校纪,从附近学校转来,李娟犹豫再三,把他交给了以严厉著称的班主任李合。刚进班的时候,袁松翔依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不与其他同学交往。后来足球队的教练找到李合,说袁松翔是块踢球的料,想让李合给家长做下工作,参加足球队。李合这才发现松翔父母都在外打工,一直跟着爷爷生活,爷爷很支持孙子踢球,但却拿不出训练费。
李合便把这个情况告诉教练和学校,经过沟通,学校决定免去他的费用。同时,李合还带着学生经常到袁松翔家帮助爷孙俩整理家务,买菜时也不忘给捎一份。一年后,李合欣喜地发现,松翔不但成为了足球队的主力,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更难得的是,他被大队辅导员选中,成为了学校负责纪律的大队委。
今年5月,袁松翔因在校园足球“市长杯”上表现出色,提前被郑州47中录取。离别之际,他在给李合的留言中写道:“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周围很黑,也很累,但看到您宿舍的灯火,就会充满力量。”
破解瓶颈的基层历练
房子建好了,教师留下了,家长对学校也更认可了。如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也早点享受到优质教育,是这个暑假,李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而郑州市二七区教体局的一项举措,则送给了和李娟有同样想法的农村校长们,一份新学期的礼物。
尽管已经在市区买了房,但是李合(图左)、孙彪(图右)夫妇依然选择了留下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开始,二七区教体局每年都会通过选拔,从城区选派优秀干部和教师来到基层,开展为期两年的历练工作。这些教师年龄在30—45岁之间,有的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有的已经担任管理岗位多年,无论从年龄层次,还是工作经验上,都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动力。刘昆宇作为第一批下来的30人中的一员,分到袁河小学之前,在二七区一所热点学校担任了三年副校长。
谈到新环境和今后的打算,刘昆宇也有着自己的感触:“说实话,从2500多人的校园,来到100多人的校园,一下子安静下来,甚至觉得有点不真实。但这就是农村的现状,我们这次下来,既不是简单的支教,也不是一人双岗。而是要融入这里,既要把自己之前工作上的经验沉淀提炼,又要因地制宜的有机结合,既要放手干,又不能想当然。”对于刘昆宇来说,尽快熟悉和了解袁河,适应农村生活,似乎比急于开展工作,更重要。而对于李娟来说,她的那些目标和想法,也终于有人,能一起实现。
历练干部和学校班子探讨校园文化建设
当这篇稿子即将结束的时候,李娟还在为暑假被雨水冲进校园的土方奔走,李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刘昆宇结束了历练的又一天,教师宿舍的灯火还依然闪烁……袁河小学就像侯寨乃至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小学一样,默默无闻,倔强生长。任凭时光流转,外界变幻,依旧守护着初心,守卫着理想,守候着这片充满爱与生机的校园,静静的等待,属于乡村教育的春天。
编辑:施尚景 实习编辑 刘梦鸽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