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益”的互相碰撞,会出现什么火花?河南商报又能为公益事业做出什么贡献?
1月16日,“以媒体力量助推公益发展”暨河南商报《公益周刊》创刊座谈会在河南商报社举行。座谈会上,针对公益事业和媒体如何融合发展,参会嘉宾纷纷建言献策。
河南商报开辟《公益周刊》搭建多方连接桥梁
16日下午,“以媒体力量助推公益发展”暨河南商报《公益周刊》创刊座谈会在河南商报社举行,这预示着,河南商报即将开辟《公益周刊》版面,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贡献河南商报的媒体传播影响力。
河南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和占鹤,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河南分会负责人、河南文化艺术扶贫中心秘书长李宝庆,河南体彩管理中心公共关系部部长凡高峰,河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宣传部副部长张悠然,河南省慈善总会黄河爱心基金理事长、河南中宽实业董事长刘锐,百瑞信托高级信托经理张羽等数十位慈善界、商协会人士及企业负责人来到了会场,与河南商报一道,针对媒体与公益事业的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讲好河南故事,提升这片土地的正能量
在坚持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这一方面,河南商报这些年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河南商报“暖冬”公益活动,至今已坚持8年,在每个寒冬中为困难群众送去“暖暖新年”。
另外,河南商报《身边的感动》以及创办11年的《创业梦工场》两个河南省新闻名专栏也从公益角度出发,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河南商报《公益周刊》负责人陈波涛说:“做公益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在物质方面给大家带来什么,最重要的是讲好河南故事,散播爱的气氛,提升这片土地的正能量。”
公益事业走上快车道 公益传播却滞后了
河南商报在做这些公益工作的同时,不仅推动了我省公益事业的发展,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公信力也在提升。
座谈会上,河南商报社社长关国锋表示,公益传播对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公益传播显然并没有走到公益事业的前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是滞后于公益事业的一种被动的传播。
如果从媒体传播与公益慈善的行业本位来看,目前公益媒体与公益传播实践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界自办媒体传播公益;另一类是媒体自办专刊、频道关注公益界。前者面临行业刊物自己人办给自己人看的“自说自话”的困境,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力有限。后者则在部分媒体过度市场化情况下,对公益慈善领域缺乏持续、有效及深度关注,很多公益报道因为在新闻性上缺乏竞争优势,同样无法在大众媒体上有效传播。
关国锋表示,目前媒体对公益慈善的热情和关注度还不够,栏目、版面、专题、频道等还太少,做得也不够专业。在众多的主流媒体上,开设公益专版的并不多,而在省市级媒体上,也仅仅可见一些零星的慈善报道,而这些报道,大部分还只是归于社会新闻一类。在此情况下,河南商报《公益周刊》的开辟,定将成为连接读者、媒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受助群体等多方需求的桥梁。
媒体力量如何助推公益发展?听听专家怎么说
河南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 和占鹤:
以《公益周刊》为载体,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链接相关资源
我们的目标是慈善文化的广泛传播,慈善风尚的引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举办一系列相关慈善活动。慈善传播同样是慈善活动的一环,省慈善总会将会打通通道,愿意支持河南商报《公益周刊》,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链接相关资源。
中华儿慈会河南分会负责人 李宝庆:
媒体助推公益,加强舆论引导
媒体的公信力在于监督。我们愿意接受监督,我们的社会不缺好人好事,但是缺乏舆论引导。我们需要通过媒体的力量告诉公众,慈善是什么,慈善机构在做什么,通过媒体的公信力助推公益事业发展。
河南体彩管理中心公共关系部部长 凡高峰:
让更多人认识慈善,参与慈善,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体彩和河南商报结缘18年,在相互配合工作中,我们看到了商报人做事的认真和踏实。一些曾接受过资助的孩子给我打来电话,说不需要帮助了,把这份资助转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吧。我们很吃惊,进行回访时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家庭并非有很大的改观,但是孩子能够通过社会的帮助进而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媒体的力量在于让更多人认识慈善,参与慈善。
百瑞信托高级信托经理 张羽:
媒体联合金融机构,助推慈善项目
慈善信托具有极强的造血功能,尤其是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可以发挥其专业的资产管理优势。而且信托项目有几层监管,内部成立慈善理事会,模式很灵活。如果有社会爱心企业想做慈善项目,就可以通过慈善信托的模式。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张晶晶/文 宋亚猛/图
编辑:河南商报 张路
来源:河南商报
用传播的力量弘扬正能量 商报《公益周刊》即将出街
2019-01-17 11:41 点击:1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