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翰墨丹青架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中日书画家交流座谈会成功召开
2018-12-27 16:27 点击:17818
翰墨丹青架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12月26日上午,中日书画家交流座谈会在河南省文联召开。
出席此次座谈会的嘉宾有:日本著名书法家八山元先生、日本著名画家东强先生、河南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海东、河南省国际交流联谊会副会长单政伟、河南省对外联络办公室曹飞、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刘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谢安钧、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强、河南省文联副巡视员董焕琳等。
艺术家们挥笔泼墨,纸上见真功
“我们有底气让河南书画乃至中华书画走出去。”座谈会上,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秘书长刘杰说,每年高考中,河南的美术力量后劲十足,希望未来河南美术能以国家力量走出去。
对于河南画家的实力,谢安钧表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河南会员1500名,作为一支中坚力量,河南会员数量占到全国会员数的十分之一。
艺术家们挥笔泼墨,纸上见真功。交流座谈会进行一个半小时后,艺术家们集体移步河南省文联五楼,开展中日书画家交流笔会。
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书画大家们则是“动手不动口”。各位艺术家现场作画写字,作品力透纸背。谢安钧先生的太行归牧图抽象写意,挥笔泼墨间,豪气扑面而来,让人赞叹不已。李明先生的画作敷色轻淡明雅,具有古典意韵,画作中重山叠翠,群峰迤逦,缥缈悠远的意蕴,给人遐想。
大家们相互欣赏评价、互赠作品、合影留念。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河南省国际交流联谊会和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旨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条约40周年和毛主席诞辰。同时,也为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事业增添力量。
学画心切的东强先生
旅居日本32年的东强先生,带了自己的数十幅作品供大家欣赏交流。其中一幅1976年创作出的《伟大导师》木版画,细腻而传神地刻画了毛主席在书房的侧影。东强先生提起它,便禁不住“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良多。
从小拥有“美术梦”的东强先生,学习美术之旅却诸多坎坷。1951生于北京的东强,在幼儿园时期便对捏面人感兴趣,上小学时考上了北京市少年宫面人组。
1968 年7月,东强先生来到北大荒成为了一名兵团战士。北大荒的版画很有名,于是东强先生又跟随各位大师学习版画,创作了多幅表现兵团战士生活的作品。
1974 年东强先生进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为了参加1976 年全国版画展,便想把1971年起草的水粉稿子完成。“这幅画还没有制作完,毛主席就逝世了,在制作的日子里,时常泪流难面,有时不得不停下来。”东强先生告诉记者。对毛主席的感情,对中国命运的担忧,两种感情碰撞在一起,最终完成了这幅版画。
东强先生表示,作为一位在日华人,此次参加中日书画家交流会只是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希望未来河南省可以与日本艺术家建立起直接联系,更好地促进中日文化友好交流。
王海东:中日书画家交流将逐步常态化、机制化
如何传播中国文化?如何将河南打造成凝聚书画名家的阵地、交流书画艺术的平台?作为河南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的王海东一直在努力。
王海东以及部门成员是此次中日书画交流会的直接促成者。他表示,这是河南第一次举行中日书画交流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将河南打造成凝聚书画名家的阵地,将中日书画交流会发展为常态化活动。
河南与日本很多城市是友好城市,“在中日关系出现好转的势头下,以文化为牵引,促进中日书画家交流座谈会成为双方文化交流合作的一种常态,是我们的愿望。”王海东说。
中日一衣带水,同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化相融。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促进各自发展。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强在交流笔会上写下: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出自郭沫若先生的名句,也完美的诠释了本次活动的夙愿。
作者:郭佳慧 张路 文/图
编辑:河南商报 张路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