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河南如何有更多的“中铁装备?”当事者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0  浏览次数:13435
核心提示:河南如何有更多的“中铁装备?”当事者说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球人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秩序。

在4月份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比2019年10月时的预测下调了6.3个百分点。4月21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河南一季度经济数据——全省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7%。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头号任务。

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高端制造扎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体系短板一步步补齐……河南坚持“一手牵两头”,尽最大可能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就在前不久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份增长6.6%,比3月份提高4.1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回暖,重点商品销售增速转正。

中原儿女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应变求变,经济发展已经按下“加速键”!
今天,2020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大幕。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商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河南经济加速度八问”,通过各行各业代表委员和一线从业人员的故事和思考,展现河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

河南商报记者 陈诗昂/文 记者 杨东华 王访贤/图

对外打破国外垄断,占领国际市场;于内自主创新持续推进,不断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中铁装备、郑煤机,就是这样。但在老百姓的认知上,像这样“嗷嗷叫”的企业,河南还是不够多。

河南如何有更多的“中铁装备”?显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科技创新的平台的搭建、人才的引培,需要将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的大国工匠,还需要政府层面对企业产业链的管理。


关键的大国工匠

去北京前不久,胡中辉带领团队刚刚完成一个项目的攻关,目前正在进行技术固化。

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平高集团首席工匠。1987年出生的胡中辉,已经是河南省首批“中原大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作以来先后攻克百万伏支架焊装、活塞杆装配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特高压工程提供高质量产品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胡中辉研发出的是我国重点工程青电入豫特高压建设工程中的核心零部件导体用的无接触式夹具。
原来,由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导体,材质较软,容易夹伤、变形,“可能导致质量问题频发,也会影响青电入豫等项目的进度”。

经过不断研发、试验,难题被攻克,这意味着今后类似问题也将完全避免。同时,在可推广性、可操作性方面,这一产品都具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

工匠,处在研发到落地的最后一环,这个角色决定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落地,作用关键。
胡中辉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作为一线工匠,不管产品设计再复杂再难做,也可能并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工艺、装备、加工方法,但作为工匠有使命有责任想方设法,通过制作合理的工装器具,创新设计合理的加工思路、方案,不断加工、实验,最终将高精尖的设计制造出来,打造成精品装备电网。

也正是有像胡中辉这样的大工匠,一代代地前赴后继、不断攻克难题,平高集团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我国电工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支柱企业,其研制出的特高压电网技术才能领先世界、走出国门,并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中铁装备”的崛起

总书记考察过的中铁装备,坐落于郑州经开区,主业是生产盾构和TBM(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
它脱胎于施工企业,十数年前突入盾构行业,从零开始,发展至今。数据显示,中铁装备盾构/TBM订单累计突破1000台,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国内第一,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产销量世界第一。

正是在这家企业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

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6年,中铁装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掌控话语权,先后研制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国内首台高压水耦合破岩TBM“龙岩号”等一大批开创性产品,下线了一批明星产品。

尤其是在更能展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海外市场,中铁装备的产品出口到了新加坡、迪拜、意大利、丹麦、法国、阿尔及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

日前,在受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铁装备副总经理王杜娟介绍,即将运往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设备,正在企业全国各地生产基地紧张的组装生产中。特别是我们还成功中标格鲁吉亚世界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充分体现了国际客户对中铁装备,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认可。


他们的答案


河南如何有更多的中铁装备?当我们发问时,我们希望河南有更多这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希望河南有更多的在海外市场也“嗷嗷叫”的企业,并成长为巨人。

1、全国人大代表、平高集团首席工匠:工匠人才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
这次,胡中辉准备提交一份建议,“希望持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创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动能,让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胡中辉看来,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有利于企业涵养人才,提高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对高端人才的回流。

结合自身的工作,他深深体会到,从科技研发到落地,这条路并不平坦,而工匠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胡中辉认为,在培育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应该持续加强对工匠人才的培养,来解决技术落地的问题,实现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目标。

2、全国人大代表、中铁装备副总经理王杜娟:应从研发、平台、人才三方面着力

王杜娟给出的答案有这么三个关键词:研发、平台、人才。

受访时,她对河南商报记者说,要想筑牢河南科技创新的基础,需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用的技术创新路子。

纵观中铁装备的发展历程,研发投入的不断加码是助推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重要砝码。数据显示,2019年,其研发投入已经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9%,远超高新技术企业3%的门槛。
“只有真正投了钱,才会有收获,当然可能没收获,但不投钱一定没收获。”这是王杜娟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的观点。

谈及政府层面的引导、支持,王杜娟说,这几年支撑力度越来越大,比如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从高新技术企业扩围至普通企业。但她认为,政府应出台更多的系列政策,甚至比沿海发达地区更大的力度,来以点带面、以小资金撬动大资金,引导更多企业愿意投钱做研发、加大研发投入。

她提及,就像她之前所提的建议政府加大对研发投入超过一定比例进行返还的建议一样,“可能企业达到3%的要求后就满足了,但如果出台更高比例的投入给予更多返还的政策,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一个企业向前够一点、一个企业向前够一点,河南就不一样。”

受访中,王杜娟还谈及去年的一次武汉对标之行,这对她的“打击”挺大。

“去之前,大家都觉得郑州跟武汉有差距,但郑州发展势头也很猛,我们很有可能赶上武汉,甚至比它好。但对标之后,多数人的感受是要想赶上武汉太难了,超过更难。”
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座城市高校资源的差异,进而带来人才的差异。王杜娟深感引进、建设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平台或科研平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5月中旬,由中铁装备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13家单位组建的河南首家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这是一家企业的努力,也是河南的努力。

王杜娟透露,接下来的任务,是跟河南省共同申报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而后者,目前全国一共三家。

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建设科研平台,王杜娟认为培养人才也同等重要,“人才单靠招引,能解决点的问题,但要解决面的问题,要提升河南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还要加大。”
她认为,现有的人才招引计划政策要不断滚动升级,一些政策应扩围至河南全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把创新的事做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她说。


3、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政府要有意识地对企业的产业链进行管理

“像中铁装备这一类企业,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一类,但怎么称呼,每个人说法不一样。”张富禄说,比如德国被称这类企业为“隐形冠军”。

这类企业,目标市场往往属于小众市场,企业规模并不算大,但共性特点是创新能力特别强,技术含量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份额占比非常高。

结合在德国学习时了解的情况,张富禄介绍,国外这类企业多属于家族企业,世代传承下来,技术创新时间较长,多集中于某个领域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

“这样的企业,河南有,但数量偏少。”在张富禄看来,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河南要培育几十家、上百家这样的企业,完全有可能。

他认为,当前各地都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政府应首先从规划角度把这一类企业单列出来,划为一个类型,进行培养。

其次,要针对这一类型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政策。比如,持续提供科技创新所需的高端人才、平台,针对这类型企业,由政府层面推动设立院士工作站,设立相关的国家、省级研发中心和机构。

受访中,张富禄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是产业链管理。“一般这类企业的产业链不是很长,所以稳定性不够。”他认为,政府应有意识地对企业进行产业链的管理,加强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之间的协调。

对于产业链的问题,他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4月份在陕西考察时作出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的重要指示。

他说,过去政策扶持偏向于针对单个企业,从总书记“做实”的指示看,做实就是稳定企业的产业链,产业链稳了,企业也就稳定住了,不然企业的市场和经营都会受影响。

上规模还是“嗷嗷叫”更重要?

横向比较,河南上规模的企业相对较少。是巨无霸重要,还是类似中铁装备这样在国际上“嗷嗷叫”企业的培育更为紧要?
对此,张富禄认为,按照“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的指示,其中并没有说做大。

他分析称,规模做大有两个含义,一是单个企业规模做大,二是把企业数量做多,数量做多后行业规模便做大了,“但一个前提,是市场规模、容量必须很大,相比之下传统产业的单个企业就容易做大。”

“多年来的工业化,西方牢牢占据着多数数传统产业。因此,我们需要瞄准小众市场,先从这发力,达到世界一流再说。”张富禄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当前的重点并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做优,这之后要从产业链角度做实,这是竞争策略,“当然下一步肯定还要进一步做大,甚至向其他行业延伸。”

针对这一问题,王杜娟认为,多数工业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小众市场,市场上整体需求有限,这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规模。

“就工业行业来讲,培养更多的小巨人的企业,可能比规模更重要。”她说,这类企业往往具备强劲的创新能力,行业上可以处于引领地位,具备较强的话语权,这可能比规模更具意义。

对于外省大块头企业相对较多的现象,王杜娟表示,这与当地产业的集聚效应有关,通过产业链的聚集,企业规模就容易上去,当然这需要多年的积累。
“事情是急不来的,我们只能是扎扎实实一点点做,一点一点打基础。”她说。




统筹:陈 松
编辑:张 丽

第九大街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